序號 | 故障 | 現 象 | 原 因 | 排除方法 |
1 | 漏氣 | 1爐前開關接頭或灶具接頭處漏氣 | 1軟管與灶前開關及灶具接頭吻接處不嚴密 | 1檢查其緊密度,用管夾扣緊。 |
2輸氣軟管漏氣 | 2輸氣軟管破損 | 2更換軟管 | ||
3灶具輸氣鐵管與開關吻接處漏氣 | 3灶具輸氣管與閥體開關接觸不嚴密 | 3固緊兩螺釘,檢查密封圈是否裝反或損壞,應改正或更換 | ||
4接通氣源,在開關處于關閉狀態,閥體、管接頭或萬向接頭等處漏氣 | 4氣閥開關內閥芯與閥體配合不嚴謹,維修后閥芯與閥配合時裝反方向,接頭膠管、膠圈密封不嚴。 | 4檢查閥芯是否磨損,清除臟物,添加專用油或更換配件;正確做好閥芯與閥體的裝配,更換不良件。 | ||
5爐具開啟后引火嘴處漏氣 | 5閥針自封失靈。 | 5排除閥針臟物,更換密封圈或彈簧 | ||
6各工藝孔封閉螺釘或噴嘴螺紋處漏氣 | 6各工藝閉螺釘及噴嘴螺紋密封不嚴謹 | 6放松幾圈螺紋,繞上密封漆紐緊螺釘。 | ||
2 | 回火 | 火焰高低跳躍不定,有“呼嚕”響聲,混合氣管進風口外有火焰。 | 1噴嘴孔內有異物。 | 1用鋼絲或卸下噴嘴清除污物。 |
2膠管內有空氣。 | 2先用燃氣排除空氣,然后再點火。 | |||
3開關開得太慢。 | 3迅速開啟開關,使可燃氣體出口流速提高,防止回火 | |||
4膠管受擠壓。 | 4消除擠壓現象 | |||
5燃氣質量不好(熱值低或雜質多)。 | 5有條件的更換氣源 | |||
火焰高低跳躍不定,有“呼嚕”響聲,混合氣管進風口處有火焰。 | 6氣源輸出壓力太低或不穩定 | 6有條件的調整氣源為規定燃氣壓力 | ||
7火孔面積太大(如分火蓋未裝好、變形、分火蓋用錯等)。 | 7更換分火蓋或重新裝好分火蓋 | |||
回火燒面板 | 8火孔內有污物。一次空過大 | 8清除污物、溢液,調小調風板防止回火燒面板 | ||
3 | 火焰小 | 火焰高度比正常燃燒時低,且軟弱無力 | 1噴嘴孔內有污物 | 1用通鋼絲或拆噴嘴清除臟物(注意不可把氣孔捅大) |
2輸氣膠管受擠壓 | 2清除擠壓現現象 | |||
3燃氣質量不好 | 3有條件的更換氣源 | |||
4氣源輸出壓力低 | 4有條件的高速氣源到規定壓力 | |||
5人工煤氣,管路細,流量小 | 5換管 | |||
4 | 漏火 | 1噴嘴側空氣孔有火 | 1噴嘴內能道處有堵塞物(回火) | 1排除之(如蜘蛛網、油污等) |
2正常燃燒后引火 | 2閥芯自封不靈 | 2排除閥針臟物,更換密封圈或彈簧 | ||
5 | 脫火 | 正常燃燒后,燃燒器有1/3火孔或以上的火焰脫離燃燒器火孔 | 1燃燒器風門開得太大 | 1調整、關小風門 |
2氣源輸出壓力過大 | 2排除閥針臟物,更換密封圈或彈簧 | |||
3分火蓋部分火孔堵塞 | 3清除火孔污物 | |||
4環境風力過大 | 4控制到合適的環境風量 | |||
5氣源華白數不符 | 5情況嚴重,需要新配套噴嘴及燃燒器 | |||
6 | 開關失 靈 | 開關旋鈕擰不動(卡死或手感緊)或自鎖失靈(不用往里推便可開啟) | 1氣閥閥芯,沒閥芯油造成卡緊 | 1添加專用潤滑油(氣閥專用閥芯油) |
2轉軸彎曲變形而造成卡緊 | 2更換轉軸或更換閥體組件 | |||
3撥塊、撞塊磨損或撥塊軸向位移造成卡死 | 3銼修撞塊磨損面,更換撥塊或調整兩者間位置 | |||
4撞動與觸發彈簧角度變化而造成卡死 | 4調整,鉗修觸發彈簧角度 | |||
5限位塊放反位置或斷裂而造成自鎖失靈 | 5糾正限位塊裝置位置,或更換限位塊 | |||
7 | 導線燒 壞 | 壓電陶瓷膠導線 的絕緣膠剝離或燒壞而露出銅導線 | 1使用時間長,導線受熱老化 | 1截斷再插上或更換壓電陶瓷 |
2因氣閥漏氣而燒壞 | 2排除漏氣現象后,截斷再插上或更換壓電陶瓷 | |||
3火孔堵塞回火而燒壞 | 3排除回火現象后,截斷再插上或更換壓電陶瓷 | |||
8 | 打火不 靈 | 著火率低或完全打不著火。 | 1放電端點與支架極板位置不恰當 | 1調整到合適位置(距離5mm左右),支架上下對好,使之火花籃而強。 |
2引火通道偏,引火角度不恰當 | 2調整引火支架通道、引火角度,使之易著火。 | |||
3支架內通道堵塞。 | 3清除通道堵塞物 | |||
4點火導線與陶瓷體接觸不良 | 4調整至接觸良好。 | |||
This document was truncated here because it was created in the Evaluation Mode.